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 Comet Lake i7-10700K)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早在去年中的 WWDC2020 發表會,蘋果宣布將再次遷移 Mac 的 CPU 架構時,就已經萌生建構「末代黑蘋果」的想法。到了今年 11 代 Intel Core 上市,功耗翻倍、組建成本提高、效能成長幅度有限,種種表現實在太烙賽,我看採用 11 代 Intel CPU 的 Mac 產品幾乎是不可能了。而 11 代還換了核心架構與內顯,意味著用 11 代 Intel Core 組建黑蘋果的難度與限制肯定更多,所以讓我確信,Intel Core 第 10 代 Comet Lake 平台應該是「無痛啃蘋果」的最後機會了。然而就在此時,突然發現各大賣場的 Z490 主機板幾乎都被更貴的 Z590 取代,想買一張好一點、預期能撐五年十年的 Z490 主板的機會似乎也快消失,心想再不趕快下手的話,10 代黑蘋果恐怕就沒機會了。所幸透過 Google 大神,在樂天找到 88 折的全新 Z490 主板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差不多也在這個期間,人類世界除了 COVID-19 肺炎疫情繼續延燒之外,還發生了另外兩件大事:晶片產能不足,與乙太幣(虛擬貨幣)飆漲。而這兩件事彼此相乘影響,導致顯示卡價格誇張的飆高,一張兩萬初的 RTX 3080 可以賣到四五萬,四萬元的 RTX 3090 可以賣到十萬,就連我目前使用的 VEGA56,最新的收購價格是一萬七千元,和 2018 年 12 月 7.1K 入手竟然漲了一萬元,前所未見的誇張漲幅,這簡直…漲得太沒天良啦大哥!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也因為顯卡缺貨與礦老闆瘋狂掃購,台灣的電腦顯示卡零售市場,竟然也跟 PlayStation®5 一樣,開始吹起「大禮包」的風氣。全部的 3C 主流賣場,顯卡不單獨販售,必須搭配店家指定中高階零組件組成一台完整電腦才能出貨,如此或許有機會將顯示卡出貨給真正的電腦用戶,希望能稍微抑制住這股不正常的歪風。沒想到又出現另一種奇葩現象:大量的「礦渣」出現在零售市場,口袋極深的礦老闆在整組購入之後,把不需要的全新零組件以 7~8 折價格上網販售,以 i7-10700K 為例,目前原價屋的售價是 10,300 元,全新未拆的 Intel CPU 礦渣價竟能打到 7~8 折,不到一萬元的價格就能買到八核心 CPU,這可是近二十年以來不曾出現過的事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所以就這樣,我又以 8,300 的礦渣價,買到一顆八核心 i7-10700K( 2012 年 i7-3770 也才四核心,價格 9,400 元)。但可惜的是 DDR4 記憶體的價格今年以來漲了不少(約 3~4 成),所以記憶體的部分先找個雜牌三星顆粒 DDR4-2666 8Gx2 暫時頂一下,一千六搞定,等將來價格回穩之後再來升級 32GB 或 64GB。

    第 10 代 Comet Lake 的主機板、CPU、DDR4 記憶體陸續買齊了,其他缺的部分(機殼、顯卡、網卡、SSD、電源供應),就先從目前的黑蘋果二號機拆過來用。其實正確一點的說法,應該是把二號機的核心零組件移出去,換成新買的 Comet Lake 平台才對。核心元件拆到主板就覺得有點麻煩,且黑蘋果二號機也才剛換 i7-3770K CPU 還在熱身,所以等到真正動手組裝,又是兩個星期以後的事。四月下旬的週末下午,黑蘋果三號機的組建工作終於開工了。

    硬體零組件測試:

    • CPU:Intel Core i7-10700K (Comet Lake)
    • 主機板:Gigabyte 技嘉 Z490 VISION G
    • 記憶體:無牌 DDR4-2666 8Gx2,三星顆粒。
    • 硬碟 SSD:EZ-Link T-34 256GB
    • 電源供應器:Be Quiet E10-CM 800W
    • 散熱器:Intel 原廠散熱器 E97379-001 (原 i7-3770 附贈的 Intel 原廠風扇)

    為了測試新買的零件,所以用上述最少最基本的硬體安裝 Windows 10 20H2,大約 15 分鐘就安裝完畢。先把有線網卡驅動上網之後,只需放著不動,大概再過 15 分鐘,系統就會自動把全部的驅動裝好,整個過程輕鬆無腦。弱弱的原廠風扇在一般情況下也能把溫度壓在 40~60 度之間,但是跑壓力測試就不太行,但整體的溫度表現還是比 i7-3770k 低一點,一般使用下不用太擔心,把玩了一下覺得設備沒什麼問題,終於決定要開始來啃黑蘋果了。

    黑蘋果三號機啟動

    從結果來說,三號機的硬體想要啃黑蘋果,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:

    「輕而易舉」

    不過初次嘗試的過程中,還是不免俗繞幾個小時的遠路,製作的引導 USB 碟會一直開機重啟,始終無法進入安裝介面,胡搞瞎搞了大半天,最後才突然想到把 VEGA 56 顯卡裝上去,然後就突然好了。

    文章標題寫的是「極速攻略」,所以安裝的方式我就簡單快速帶過,前面一大堆都是流水帳廢話,終於要進入正題。

    黑蘋果三號機的目前配置如下:

    • CPU:Intel Core i7-10700K (Comet Lake)
    • 主機板:Gigabyte 技嘉 Z490 VISION G
    • 記憶體:無牌 DDR4-2666 8Gx2,三星顆粒。
    • 顯示卡:MSI 微星 Vega 56 Air Boost 8G,從二號拆過來用。
    • 硬碟陣列卡:Roaket 644L + Plextor M6S 128Gx2,從二號機拆過來用。
    • 硬碟 SSD:Samsung 970 EVO、EZ-Link T-34 256GB,從二號機拆過來用。
    • 無線網卡:BCM94360CD,從二號拆過來用。
    • 電源供應器:Be Quiet E10-CM 800W,從二號拆過來用。
    • 散熱器:Intel 原廠散熱器 E97379-001 (原 i7-3770 附贈的 Intel 原廠風扇)。

    ㄧ、製作 macOS 11 Big Sur USB 安裝隨身碟

    這是老生常談了,製作方式從 10.9 以來大同小異,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 EFI 的 BootLoader 改用 OpenCore。

    (1)準備工作

    • 一台能下載 macOS Big Sur 安裝程式的電腦:我使用的是黑蘋果二號機,透過偽裝為 iMacPro1,1 ,把 BigSur 的安裝檔,從 Mac App Store 成功騙下來。
    • USB 隨身碟:至少要 >16 GB,因為 Big Sur 安裝檔已經超過 10 G。 
    • EFI-Agent(下載) :可快速掛載 EFI 的好用工具

    (2)從 Mac App Store 下載 Big Sur 安裝檔

    (3)將「整個隨身碟空間」格式化為 MacOS 擴充格式(日誌式),架構必須為「GUID 分割區配置表」,才會有 EFI 分割區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(4) 開啟終端機,執行:

    $ sudo /Applications/Install\ macOS\ Big\ Sur.app/Contents/Resources/createinstallmedia –volume /Volumes/<USB卷冊名稱> –applicationpath /Applications/Install\ macOS\ Big\ Sur.app –nointeraction

    <USB卷冊名稱>就是步驟 (3) 圖中「名稱」右邊的填值。等它跑完,這支 Big Sur 安裝隨身碟就能用來安裝白蘋果了。

    (5) 下載 5T33Z0 針對 Z490 VISION G 製作好的 OpenCore EFI 檔案集

    下載網址:https://github.com/5T33Z0/Gigabyte-Z490-Vision-G-Hackintosh-OpenCore/releases/tag/070

    已經有神人幫忙做好了,可節省大量折騰的時間與精神。這就是「輕而易舉」的關鍵,也是本篇文章的重點。

    (6) 使用 EFI-Agent 掛載 USB 的 EFI 分割區,將 (5) 步驟下載的檔案解壓縮之後,直接放到 USB 的 EFI 空間內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OpenCore 引導的 USB 安裝碟,這樣就製作完成了。大家應該可以注意到上圖中有一份 Readme.md 檔案,待會會提到。

    二、主機板 UEFI BIOS 設定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跟黑蘋果比較有直接關係的為下面幾項:

    • CSM 支援:關閉。開啟也可以,但關閉可以加快開機速度。
    • CFG Lock:關閉。一定要關閉,不然開機就會卡關。
    • Secure Boot Enable:關閉。開啟也可以,但我習慣關閉。
    • VT-d:建議值關閉。不過開啟似乎也沒啥問題。
    • XHCI Hand-off:開啟。
    • 整合型繪圖:啟動。當使用「自動」或「關閉」,且使用獨立顯卡輸出時,CPU 的內顯 iGPU 會被停用,會影響部分功能。 
    • 整合型繪圖記憶體容量固定配置調整:64M。先前的經驗告訴我,其他數字常常會導致莫名其妙的問題(HP Probook 430 G2 若不選擇 64MB 會無法開機)。
    • 整合型繪圖記憶體容量動態配置:MAX。理由同上。
    • 其他未列出項目,則依個人需求設定。

    話說 Z490 VISION G 的 BIOS 介面配色風格還真是獨樹一格,坦白說這種配色在閱讀上有點吃力(初版的配色是易於閱讀的黑底亮字),又找不到地方可以修改配色,有點困擾。不過可以把常用的項目收集在一起,不用到處去找,這功能就很不錯。

    基本上做到這裡就完成了。接著使用步驟一製作而成的 OpenCore 引導 macOS 11 USB 安裝碟碟開機,應該可以很順利地進入安裝程序,中間的過程大約會重開機三到四次,大約 20 ~ 30 分鐘就完成了。顯示、HDMI 音效、有線/無線網路、藍芽都能正確運作,就連最棘手的 USBPorts.kexts 都幫你做好了,全部的 USB 2/3 都能運作無誤。

    若只計算用戶操作的話,製作 USB 安裝隨身碟、下載並安裝對應的 OpenCore EFI 檔案,調整主機板 UEFI BIOS ,大約 10 分鐘內就可以完成。

    三:POST-Install 安裝後設置

    這也是老生常談了。安裝完之後,有些細部功能還沒有完善,例如沒有 SMBIOS 序號、沒有主板音效等等。須再做一些後續設定,讓黑蘋果的功能更完整。後續還會再次用到上面提到的 OpenCore EFI 檔案集,根據 Readme.md 檔案裡面提到,有三個檔案必須依情況自行處理:

    • AGPMInjector.kext:預設不啟用。必須依照自己使用的 SMBIOS 型號與顯示卡,產生對應的檔案。
    • AppleALC.kext: 預設不啟用(因作者並不使用主板的音效裝置)。
    • CPUFriend.kext 與 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:預設不啟用。必須依照自己使用的 CPU 產生對應的檔案。

    接下來是處理這三個檔案的步驟,都在安裝完成的 Big Sur 上操作。

    3.1 POST-Install 準備工具如下:

    • EFI-Agent(下載):可快速掛載 EFI 的好用工具
    • ProperTree(Github):在之前的文章提過,用來編輯 OpenCore config.plist 的好用工具。 
    • GenSMBIOS(Github):用來產生 SMBIOS 序號的好工具,可以直接寫入 OpenCore 的 config.plist,不用一項一項複製。
    • AGPMInjector(下載):用來產生對應的 AGPMInjector.kexts 檔案。
    • CPUFriend(下載) 與 CPUFriendFriend(Github):用來產生對應的 CPUFriend.kext 與 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。(官方說明)

    3.2 用 EFI-Agent 掛載 SSD 的 EFI 空間,將上面提到 5T33Z0 製作的 OpenCore EFI 檔案集複製到 SSD 的 EFI 空間(與 USB 安裝碟的掛載複製方式相同)。

    3.3 接下來就是逐一處理 SMBIOS 和 AGPMInjector.kext、AppleALC.kext:、CPUFriend.kext 的部分:

    (1) 產生 SMBIOS 序號:

    開啟終端機,執行

    $ 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corpnewt/GenSMBIOS.git
    $ cd ~/GenSMBIOS
    $ ./GenSMBIOS.command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執行 2, 用 Finder 把 config.plist 拖進視窗,再 Enter,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執行 3, 輸入「iMac20,2 1」(意即產生 iMac20,2 機型 1 組序號)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出現下圖,這樣就表示已將產生的序號寫入 config.plist 了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可以用 ProperTree 查看一下 PltformInfo->Generic 是否真的有寫進去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(2) 啟用 AppleALC.Kexts:

    貼上的影像_2021_4_30_下午5_04.png

    如上圖,config.plist -> Kernel->Add 找到 AppleALC 的位置,在該位置的 Enabled 改為 True 就行了。

    (3) 產生對應的 AGPMInjector.kexts:

    執行 AGPMInjector.app 應用,依下圖 1 -> 2 -> 3 -> 4 順序操作,會在 [家目錄]/下載項目 產生 AGPMInjector.kext 檔案。複製到 /EFI/EFI/OC/Kexts 即可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如果出現無驗證無法執行時,按執行檔圖示右鍵->按住 Ctrl 鍵,再點擊「打開」。

    (4)產生對應的 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

    CPUFriend.kext 與 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 的作用是提供 CPU 電源管理的最佳化數據。根據 CPUFriend 的官方說明, 如果 CPU 是 Mac 電腦原生支援的話,則不需要掛載此驅動。例如白蘋果 iMac(Retina 5K, 27 吋 2020)的 Model 識別碼是 iMac20,1(內顯款)與 iMac 20,2(獨顯款),其中 iMac20,1 使用的 CPU(包含客製款)有 i5-10500、i5-10600、i7-10700K、i9-10910 ,iMac20,2 有 i7-10700K、i9-10910 兩款。而黑蘋果三號的 CPU 為 i7-10700K 剛好也是白蘋果使用的其中之一(iMac20,1 與 iMac20,2 都有),那麼就不需要掛載 CPUFriend.kext 與 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。

    意即如果黑蘋果的 SMBIOS 與 CPU 找不到與白蘋果完全匹配的款式,那麼可能需要掛載這兩個 Kext 驅動。可使用 EveryMac.com/Lookup 這個網站,用各種關鍵字(如 iMac20,1)查詢白蘋果的規格款式。

    CPUFriend.kext 只需下載現成的即可,然而 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 就得根據使用的 SMBIOS 自行生成。黑蘋果三號雖然不需要,但還是把生成的做法整理如下:

    開啟終端機,執行

    $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corpnewt/CPUFriendFriend.git
    $ cd CPUFriendFriend
    $ ./CPUFriendFriend.command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可以依照畫面提供的預設值(Default Setting)指示輸入操作: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最後會在 ~/CPUFriendFriend/Result 目錄下得到 Mac-xxxxxxxxxxxx.plist 與 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 兩個檔案。以及兩個 ssdt_data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若想要妥當一點,可以在下載的 CPUFriend 目錄下找到 ResourceConverter.sh 這個檔案,然後執行

    $ ./ResourceConverter.sh –kext [路徑]/Mac-xxxxxxxxxx.plist

    也會產生對應的 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s。最後把 CPUFriend.kexts 與 CPUFriendDataProvider.kext ,兩個一起放到 /EFI/EFI/OC/Kexts 即可。

    (5)最後,執行 ProperTree,選定 /EFI/EFI/OC/config.plist,執行 File -> OC Snapshot (Cmd+R) 即可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OC Snapshot 只會新增跟刪除有變動的 .kexts / .efi 檔,OC Clean SnapShot 則會全部重置 .kexts / .efi 的內容設定。

    使用 OC Snapshot 的話,最後檢查一下以上相關 kexts 的內容設定,特別是 Enabled 必須是 True 才能生效。

    貼上的影像_2021_5_6_下午4_16.png

    做到這裡,POST-Install 的工作也完成了。

    四、檢視:

    可運作部分:

    – 顯示卡、主板音效輸出/輸入、HDMI 音效(獨立顯卡)、有線網卡、無線網卡、藍芽、全部的 USB 2.0/3.0、睡眠喚醒。

    無法運作部分:尚未發現。

    未測試部分:Hand-Off、AirDrop、iCloud。因為必須用 Apple ID 登入才能使用這些功能,測試階段不想用,免得實體帳戶下產生太多黑蘋果註冊資訊,萬一帳號被黑就慘了。

    無法測試:SideCar(並行),因為沒有支援 SideCar 的 iDevice。

    內顯轉檔效果:

    使用 VideoProc 檢測,可看到內顯資訊,不過在系統資訊是看不到內顯的,表示內顯為無頭模式運作,意即內顯沒有畫面輸出㓛能,僅作加速運算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影片轉檔時使用 Intel CPU 內顯(iGPU)運行硬體編碼運算,Full HD 的 H.265(HEVC)轉檔可達每秒 72 張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效能表現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i7-3770K@4.5GHz 的成績是 3928 / 16007,大約是 32% / 143% 的成長。跑 GeekBench 時動不動就 13xW 飆高溫,估計先前買的雅浚 G3 可能也有點不夠用。

    目前是手動限定 CPU 在 4.1GHz 降速使用,溫度最高不會超過 80 度。

    五、待完成、心得後記

    以上就是 Intel 10 代 Comet Lake 的極速安裝步驟,如果你的電腦配備為:

    • CPU:Intel Core 第 10 代桌上型 Comet Lake (含內顯 Intel UHD Graphics 630 或不含內顯系列 )
    • 主機:技嘉 Z490 VISION G ,或技嘉相近等級的主機板。
    • 顯示卡:NVIDIA  Kepler 架構(GTX 6xx / GTX 760 以上的 7xx 系列) ,或 AMD 基於 GCN 架構(並非每一款 GCN 都支援,可參考這篇)。

    那麼參照這篇文章的做法,相信可以用最少的時間進入啃蘋果的世界,關鍵因素在於有國外網友 5T33Z0 分享調製完善的 OpenCore EFI ,直接取用可省去調配抓蟲的大量時間,幾乎是即裝即用的程度,非常很感謝這些前輩的不吝付出與分享。

    從發想到實施將近一年,最終還是把「最後黑蘋果」裝起來了。當時黑果二號機的核心零組件價格是 18,120 元(CPU 9,100 元,主板 6,700 元, 記憶體 580×4 元),如今三號機為 16,031 元,大約是當初的 88 折價格,獲得單核 32% / 多核 143% 的成長。只看單核的話,8 年的成長幅度實在有限,若不是 Intel 最近三年被 AMD 逼得必須開始堆核,否則到現在可能還看不到 8 核的 i7,應證「市場有競爭,產品才有進步」這句話。如今 Intel CPU 的 Mac 即將退場,黑蘋果議題也將在未來幾年內走入歷史,Intel 前途令人擔憂。

    另外,一樣是選擇技嘉的主機板,在搭建三號機時還是有點優勢,主板的固定孔位一模一樣,內部各 PIN 的走線位置也大同小異,省去重新思考走線的時間。不過新的 Z490 VISION G 板子上面只有兩個 USB 2.0 PIN 插座,藍芽就用掉一組了,只剩一組勉強給 5.25 多功能讀卡機、似乎有點不夠用。而新板子的 CPU 供電是 8+4 PIN,早期買的 Be Quiet E10-CM 800W 只提供一條 8pin,詢問過 Be quite! 原廠,對方建議只要 12V 電壓沒有衰退至 11.8V 以下,可自行購買「大 4(D) 轉小 4 」頂著繼續用,不需為了 CPU 供電的差異而更換電源供應器。

    【黑蘋果】黑蘋果三號極速攻略(Intel 10th gen

    總結來說,黑蘋果三號還有些未完成的部分:

    • 記憶體的升級(2022.01.19 完成升級 DDR4-3600 32GBx2)
    • 完善的 CPU 散熱方案:目前的原廠 CPU 風扇不適合高負載工作。(已更改為雅浚 ProArtist G3,不超頻已有效壓制溫度)
    • 純內顯暨內顯 HDMI Audio 方案。(已完成,請參考「補完 Z490 VISION G 黑蘋果平台」文章)
    • 合適且對應主機板 IO、 CPU 散熱方案的機殼。(已更新至 安鈦克 DP502 FLUX 機殼
    • RGB 功能:Z490 VISION G 支援 RGB 控制。據說 macOS 也有程式可以控制主板 RGB 。(繼續閱讀:macOS 的 RGB 控制

    這些就留待日後慢慢的補完了。

    繼續閱讀:補完 Z490 VISION G 黑蘋果平台 – 含 ARGB 主板控制

    六:補充(隨時更新)

    後續補充已整理至其他文章:補完 Z490 VISION G 黑蘋果平台快速且方便定製 USB 映射的方法Monterey 不會提示系統更新的解決方式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