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於台北時間 2013.06.11 01:00 AM 在 一年一度的 WWDC(蘋果開發者大會)上,一口氣發表新一代 MacBook Air、全新設計的 Mac Pro 高效能桌上型電腦,以及 iOS 7 和下一代 OSX 作業系統 10.9 ,代號為 Mavericks,並各自釋出預覽版供開發者下載。OSX 從這個版本起, Apple 不再沿用大型貓科動物為代號(發表會上還搞笑的找一隻可愛的海獅來攪局),開始使用加州地名來命名。Mavericks 據說是加州的某衝浪的聖地,所以在官方的桌面展示便以一張海浪大圖為主圖。
OSX 10.9 Mavericks 支援的機型大致與 10.8 Mountain Lion 相同(正式版就不一定了),如下:
iMac (2007 年中或後續機種)
MacBook (2008 年秋季後,或 2009 年初或後續機種)
MacBook Pro (13″為 2009 年中以後,15/17″ 為 2007 年中/下半年或後續機種)
Xserve (2009 年初)
MacBook Air (2008 下半年或後續機種)
Mac mini (2009 年初或後續機種)
Mac Pro (2008 年初或後續機場)
從預覽版支援的機種來推測,黑蘋果的支援應該也差不多才對。當OSX 10.9 Mavericks 預覽版釋出後不久,許多黑蘋果教學網站也紛紛發表黑蘋果安裝教學。就以我目前的配備大致試了一下,的確很快就能裝起來。
CPU:Intel i7-3770
RAM:A-DATA 4G-1600 x 4
主機版:GA-Z77X-UP4 TH
顯示卡:憾訊 AX6870 1G
硬碟:OCZ SOLID3 60G
光碟機:ASUS BW-12B1LT光雕
RAID卡:HighPoint Rocket 644L
藍芽:WellWhole WED-210V4(BCM20702A0晶片)
原來在 10.8 能 OOB 的設備,在 10.9 預覽版依然是 OOB ,基本的 DSDT/網路/HDMI 音效修正之後也能正常運作,藍牙睡眠喚醒也 OK 。不過 USB3 的問題也再度顯靈,目前只能用 DSDT 修正來解決原生 Intel USB3 埠,而 VIA VL800仍無法透過安裝 GenericUSBXHCI.kext 來驅動。
10.9 Mavericks 最大的靚點在於支援雙螢幕(以上)可各自擁有不同的桌面配置,使用者可以將不同的桌面分配在不同的螢幕輸出上,且 Apple TV 也可以加進來變成其中之一,呼叫 Mission Control 時會在各自的螢幕上看到所有分配到的桌面,看 WWDC 在展示這段時覺得還滿屌的,很適合多螢幕工作者(逼我存錢買螢幕嗎?)。不過黑蘋果執行起來好像還有點問題,輸出到 AppleTV會出現無法輸出的錯誤。
至於其他新功能(地圖、Finder分頁、檔案標籤)在此就不提了,感覺上雖然和 10.8 差不多,但更加實用。
另外,不知是預覽版本還是帳號的影響,黑蘋果登入 Mac App Store 與 iCloud 似乎有問題。想用黑蘋果嘗鮮 10.9 DP1 的人,這部分要有心理準備。
安裝的方式參考了網路上的教學,和之前版本相似,大致可分為兩種安裝方式:MAC 安裝與 USB 安裝。由於還是預覽版,所以就簡單帶過,細節不提了。
一、準備工具:
MultiBeast – Mountain Lion 5.3.1(下載)
Chameleon-2.2svn-r2247(下載)
二、安裝方式:
A. 使用MAC安裝
這個方式最簡單、也最快。以本站黑蘋果系列開宗明義的宗旨「為MAC用戶,想再安裝一台可運作 OSX 的電腦」,推薦使用。方式如下:
(1) 將黑蘋果硬碟以外接硬碟方式連接到 MAC 電腦上。
(2) 將預覽版安裝在黑蘋果外接硬碟上。最後的流程會停在新安裝 10.9 Mavericks 作業系統桌面上。
(3) 重開機回到原本 MAC 的作業系統,新安裝好的10.9 Mavericks 作業系統仍以外接硬碟連接。
(4) 執行安裝 Chameleon-2.2svn-r2247,目標為 10.9 Mavericks 外接硬碟。
(5) 執行安裝 MultiBeast – Mountain Lion 5.3.1,勾選黑蘋果對應的網卡/音效驅動,並勾選 Fakesmc,目標為 10.9 Mavericks 外接硬碟。
(6) 將黑蘋果硬碟移回黑蘋果硬體。若上述步驟正確執行的話,黑蘋果應該可以開機運行 10.9 Mavericks 。最後處理一下 DSDT 等相關修正。
B. 製作可開機安裝的 USB 隨身碟(即功能與UniBeast USB 相當)
(註:10.9 正式版已經發表了,可以使用簡單的方式來製作 UniBeast USB,方式與 10.8 的 UniBeast USB 一模一樣,可參考「黑蘋果安裝 10.8 」一文,或是Tonymac 英文原文,故不再開文贅述)
這個方式比較複雜,且問題頗多,先前安裝 10.8 會出現的問題,在10.9 預覽版還會再發生一次(例如 HD 4000 驅動須加上 device-properties 參數)。預覽版並非正式版,有可能日後有不同的做法,所以僅大略提一下步驟。
除了第一大項提到的 MultiBeast 與 Chameleon-2.2svn-r2247,還有以下的準備工作:
a. 一支 > 8G 隨身碟。請先用 OSX 的「磁碟工具程式」清除並格式化為 HFS+ 。
b. 可執行 OSX 作業系統的電腦–用來製作 USB 開機安裝隨身碟。
製作 USB 開機安裝隨身碟包含兩大步驟:(一)、製作標準 USB 開機安裝隨身碟。(二)、修改 USB 開機安裝隨身碟。
(一)製作標準 USB 開機安裝隨身碟
1. 掛載官方預覽版「OS X Mavericks 10.9 DP1.dmg」,得到「OS X Mavericks 10.9 DP1」卷冊。
2. 在「OS X Mavericks 10.9 DP1」卷冊內找到「安裝 OS X 10.9 開發人員試用版」(這個名稱會隨不同語系而不同),按右鍵「顯示套件內容」,在套件內尋找到「InstallESD.dmg」。
3. 掛載「InstallESD.dmg」,得到「OS X Install ESD」卷冊。查看卷冊根目錄下是否有隱藏檔「BaseSystem.dmg」。
註:BaseSystem.dmg 為隱藏檔,請先開啟 OSX 顯示隱藏檔功能才看得到。方式為終端機執行「defaults write com.apple.FinderAppleShowAllFiles YES」後重新執行 Finder,或是執行程式「Show Hidden Files for Mac」(下載連結)。
4. 執行「磁碟工具程式」,將 BaseSystem.dmg 以回復的方式安裝到 8G 隨身碟上。約一兩分鐘回復完成之後, USB 會變成「OS X Base System」卷冊,內容包含一些基本的開機檔案。
5. 刪除 OS X Base System /System/Installation/Packages 替身(上圖反白處)。
6.將 OS X Install ESD/Packsges 整個目錄複製到 OS X Base System /System/Installation/Packages。視 USB 存取速度大約需要幾分鐘。
7.從 OS X Install ESD/Packages/BaseSystemBinaries.pkg 內部提取出 mach_kernel 檔案(使用Pacifist 或其他可提取 pkg 套件內容的軟體)。
8.複製 mach_kernel 到 OS X Base System (即 USB 隨身碟卷冊)根目錄下,這支「標準 USB 開機安裝隨身碟」就已經製作完成了。它可以讓上述合乎支援標準的 MAC 電腦,使用這支 USB 開機安裝 OS X 10.9 Mavericks DP1 作業系統。
(二)修改 USB 開機安裝隨身碟
原則上,只需在這支USB 安裝 BootLoader 和對應黑蘋果的修正 kext, 就能讓黑蘋果也能透過這支 USB 開機安裝 OS X 10.9 Mavericks DP1 作業系統 。
1. 執行安裝 Chameleon-2.2svn-r2247,目標為 OS X Base System 卷冊。
2. 執行 MultiBeast 5.3.0 ,安裝若干黑蘋果所需修正(依黑蘋果硬體相容性而有些不同),目標 OS X Base System 卷冊。
3. 將 OS X Base system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/Fakesmc.kext 複製一份到 OS X Base system/Extra/Extensions/Fakesmc.kext 下。
USB 開機安裝碟修改完成。可讓黑蘋果開機安裝 OS X 10.9 Mavericks DP1 作業系統,並引導新安裝的 OS X 10.9 Mavericks DP1 作業系統開機 。
(三)安裝 OS X 10.9 Mavericks DP1。
使用上述完成的 USB 進行開機並安裝 OS X 10.9 Mavericks DP1,做法與 10.8 Mountain Lion 相同。最後完成安裝的 OS X 10.9 Mavericks DP1 作業系統,安裝 Chameleon-2.2svn-r2247 與 執行 MultiBeast 5.3.1 進行 DSDT/ 音效 / 網路 …. 等相關修正即可。
(2013.07.29 新增)修正 DP4 版本(13A524d)黑/白屏的方式(暫時)
某些黑蘋果用戶在一路升級 DP1 -> DP2 -> DP3 都沒什麼問題,但是升級到 DP4 卻發生杯具(我就是…T_T):正常開機之後本來要進入桌面的同時出現白屏菊花轉不停, -v 模式開機進入桌面前出現黑屏與左上角白色鍵盤游標。
暫時的解法是,出現 BootLoader 選單時,先選好要開機的 10.9 卷冊,然後拔除螢幕訊號線,按 Enter 進入開機程序,差不多等到開機程序進入桌面的時候(從硬碟讀取燈號停止時判斷),再把螢幕訊號線插回去。
據說這個是 DP4 本身的問題,在 Mac mini 上也有發生一樣的情況(外接螢幕)。詳情參考如下:
Anyone try installing Mavericks DP4 (第 28 樓)
(2013.08.08 註: DP5 已修正此問題了。)
被版大這樣一搞…..害我也手癢了!
USB 3.0 試試用 DSDT 的方式修正看看……
版主回覆:(06/15/2013 10:50:36 PM)
那個Intel 7 Series 的來源關掉了…
http://www.tonymacx86.com/user-builds/89262-giacomoleopardo-build-zotac-z77-itx-wifi-core-i7-3770t-macmini-6-2-a-2.html
版主回覆:(06/17/2013 01:29:06 PM)
感謝分享…
可惜…好像無效…
—
更正~把後來安裝的GenericUSBXHCI.kext砍掉,USB2 on USB3 port就能用啦~感謝!
不過VIA VL800還是一樣運作不能。
我在安裝之前,試著先patch一下kext
結果10.9 DP1…..
IOUSBFamily.kext裡面的AppleUSBXHCI.kext找不到像10.8.x的device id……
AppleRTC.kext也不適用10.8.x的patch(重啟時,不曉得會不會CMOS重設!)
AppleHDA.kext因為系統沒裝,所以沒試…..
所以,直覺告訴我……10.8.4就很好用了!哈!= .=
版主回覆:(06/17/2013 01:03:03 PM)
恩~目前還是DP1版,所以不用太認真…XD
我也有試玩了一下,是用P8H77-M-PRO這塊板子,CPU i3-3225 8G RAM,把原本的EXTRA資料夾複製過去就能開機了,很不錯阿,但DSDT似乎是要重做,有些的辨識跑掉了,也有試過用APPLE TV當延伸桌面,但似乎也有問題,不過大體上來說10.9真不錯,流暢度更好了,比較怪的是USB3接上APPLE Keyboard 竟然會抓不到,反而其他滑鼠是抓的到的,頗奇妙的
版大您好…想請問一下關於雙硬碟的問題。
之前裝了兩顆硬碟,在切換上都沒有問題。
最近把win7用軟體複製到ssd上,換上去之後win7無法登入。
都會出現0xC000000e的錯誤訊息,但是如果把本來OS X的ssd拔掉就可以正常進入win7。
想請問一下版大有類似的解決經驗嗎?
版主回覆:(06/19/2013 01:57:21 PM)
Windows的BootLoader會認順序,跟黑蘋果無關。
Windows嘛!把關鍵字打出來,Google一下就有答案了!
http://www.goodman-lai.idv.tw/2008/07/winload-0xc000000e.html
版主回覆:(06/19/2013 01:40:49 PM)
Windows常會遇到開機損毀的問題,狀況也是莫名其妙,這點真的很討厭。
我現在也是兩顆硬碟四個系統在跑,為了必免上述問題,都是開機時用BIOS選擇啟用硬碟來應付。
前天心血來潮把10.9 DP1的kext打開來看…..
ATI7000Controller支援顯卡裡有一塊AMD FirePro W9000
………會不會太誇張了點= .=(價格)
如果用它來crossfire………..夭壽!
版主回覆:(06/19/2013 02:00:17 PM)
這張應該是2013 Mac Pro用的(長得很像黑垃圾桶那個),
而Apple官網則用Dual GPUs來形容這台新的Mac Pro,
Dual GPUs到底是兩張crossfire還是兩顆晶片就不清楚了(猜測是兩張crossfire)
話說這台2013 Mac Pro規格相當嚇人,不僅各項都用到頂規,而且全都是x2,
恐怕價格也是相當嚇人…平偉公道價八萬一應該是買不到
(照規格自組,價格就不止八萬了,再加上蘋果設計工藝…)
這張…..恐怕2013 Mac Pro也不會裝上去= .=
一張250000上下,兩張crossfire……這就是我說夭壽的原因了!
http://buy.yahoo.com.tw/gdsale/gdsale.asp?gdid=3997151&co_servername=5a332024b7eb1fe9d4c0547de27c5982
版主回覆:(06/20/2013 03:07:09 AM)
這價格果真腰壽貴
站長 你被盜文囉
看要不要去檢舉一下
http://bbs.pcbeta.com/viewthread-1355953-1-1.html
不知道有沒有人管= =
版主回覆:(06/21/2013 12:53:26 AM)
啊咧?!就這樣整篇拷過去了…
哈!真的耶!……
有人要盜你的文、你的圖,也是一種另類的肯定!
還好他沒設隱藏,花什麼鬼幣才能看= .=
版主回覆:(06/21/2013 12:57:40 AM)
想想其實也還好…先前我也在pcbeta爬到不少文,
HD6870 可以OOB 就是在pcbeta爬到的,
非營利目的,就當交流好了
10.9 DP2出來了 http://9to5mac.com/2013/06/24/apple-releases-os-x-mavericks-developer-preview-2-to-developers/ ,不過我10.8.3才剛裝好,還是穩穩用好了
版主回覆:(06/26/2013 12:45:53 AM)
若非開發者,DP版都是嘗鮮的啦~ 最多就是測試黑蘋果還能不能跑新版 OSX 罷了
請問一下,我依照步驟做完後,開機可出現選擇語系的畫面 但下一步後,會跳出我的電腦無法支援安裝MAC OS, 就叫我重新開機,是哪一步出現問題嗎? 謝謝
版主回覆:(09/09/2013 11:02:28 PM)
應該是 smbios.plist 沒有設定到可對應的機型。
看一下安裝USB碟的 /Extra/目錄下有沒有 smbios.plist ,
沒有的話,想辦法生一個出來就行了。
不曉得各位在用Mavericks( OS X 10.9 13A603 )時會不會感覺「刪除桌面檔案時會頓頓的…..慢好幾拍!?」
版主回覆:(10/28/2013 03:03:35 AM)
不會耶~感覺跟 Mountain Lion 差不多
我用Mavericks的時候,沒有這種現象
不過有時候打開其他硬碟時會有頓頓的感覺
這種情形在gm版本就有了
想不到正式版還是一樣
版主回覆:(10/28/2013 03:04:43 AM)
可能是我已經全面SSD化了,所以10.9感覺不到頓頓的感覺…
今天裝 10.9 差點被搞死…..
裝備 H77N-WIFI + I3-3225,採用 MaciASL 之 PJALM Gigabyte – H77N-WIFI 來產生 DSDT。
一安裝完 ALC892 音效驅動 (MultiBeast – Mavericks 6.0.0) 後 HDMI 音效輸出就不見了, 接著睡眠就出問題 (睡眠不斷電&叫不醒),重複灌幾次系統&交叉測試後發現….
MaciASL 之 PJALM Gigabyte – H77N-WIFI 音效 ID 預設為 1
"layout-id", Buffer (0x04) {0x01,0x00,0x00,0x00},
改為 ID = 3 就好了
"layout-id", Buffer (0x04) {0x03,0x00,0x00,0x00},
現在 HDMI 音效輸出沒消失,睡眠也正常了,花一整天時間…..真累
版主回覆:(10/28/2013 03:09:32 AM)
我操作 DSDT 的方式是逐一自己動手改,沒有使用 MaciASL 這種可套用巨集的修改方式,
搭配 Z77X-UP4 TH的經驗是 ID = 3 會一切正常,
ID = 1 時感覺不太正常,聲音卡卡的。
以硬碟變色龍引導的 10.9 切換成英文模式要升級 iWork 09、iLife 11、Aperture 遇到 ID 問題無法升級,可嘗試下載 Clover EFI bootloader 的 ISO 檔燒錄後用光碟開機引導進入系統後再嘗試升級看看,等升級完光碟就用不到了改回硬碟變色龍開機。
http://sourceforge.net/projects/cloverefiboot/files/?source=navbar
版主回覆:(11/02/2013 04:00:11 AM)
感謝資訊分享!
大大你好 我按照您的方式使用方法2 可以成功到安裝畫面直到全部裝完後重開機就進不去了,出現了以下圖片訊息不知道是哪邊有問題呢
http://www.fotopu.com/image/463869
版主回覆:(11/04/2013 03:48:09 AM)
看起來像是跟CPUPowerManager衝到了的樣子,
非技嘉的主機板或許會遇到這個問題(網路Google來的,我個人用技嘉板子沒遇過)
解法是追加安裝MultiBeast內的AppleIntelCPUPowerxxx….kext(上圖中有)。
另外,對應 10.9 的 UniBeast 3.0 已經發表了,
可以使用這個工具來制作USB開機隨身碟,
不需再照這篇的做法來制作。
與先前 10.8 製作 UniBeast USB 的方法一模一樣。
http://benjenq.pixnet.net/blog/post/30978763
感謝大大
了解了昨天晚上要睡覺前也剛好看到新的UniBeast USB
目前已經成功可以進入系統,目前正在研究dsdt驅動要放些甚麼
我是ASUS P8H77-M PRO 好像沒有人放這塊板子的DSDT ,看到tonymacx86有人放P8Z68-M PRO 網路卡 音效卡都相同晚上回家再試看看可不可以正常開機不用再用USB開機
版主回覆:(11/05/2013 12:10:13 AM)
非技嘉的板子是稍微麻煩了點,不過弄到好也是可以穩穩順順的跑 OSX,加油!
TO: kigiking
在驅動放入NullCPUPowerManagement.kext試看看
Atheros 網路卡在使用 VMware Fusion 遇到 bridged network 無法正常運作時可參考:
http://techmaster.vn/2013/08/fix-bridge-networking-fails-in-vmware-fusion-after-install-shailua-atheros-1-0-2/
將驅動換回 maolj’s AtherosLC1Ethernet 1.02b2
我目前修改完DSDT後已經可以正常開機,但是目前遇到兩個問題尋求各位大大的協助
1.音效部分為ALC892,目前只能使用2聲道聲音,不知道DSDT內可以改動甚麼讓音效卡可以支援到多聲道喇叭
2.主機板上的 USB3 插槽還是無法使用,有安裝MultiBeast的USB修正結果一樣,不知道還有甚麼方式可以解此處
我的主板為ASUS P8H77-M PRO
藍芽使用版大推的XXXV4藍芽插上就可以使用不用再放KEXT
版主回覆:(11/09/2013 01:44:59 AM)
多聲道我就不了解了…OSX 似乎沒看過這個選項,只有看過 內置/耳機/Line out/數位/HDMI/AppleTV 這幾種。
如果是USB3埠插上 USB 2.0 裝置無法運作的話,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,如果MultiBeast的USB無法修正,只剩 DSDT 修正一途了。
你好,我安裝的時候遇到問題可以請教你嗎?
我的主機板是GA-Z77-DS3H,顯示卡用ATI HD6750
裝完Mavericks沒辦法正確的認到顯卡,我在網路上也找不到可用的kext
想請問這有解嗎?還是只能買新的顯示卡?
感謝你!!
版主回覆:(11/11/2013 02:48:53 AM)
抱歉,這張我沒試過,也未曾聽説過有支援。
爬到一篇參考看看吧~
http://forums.macrumors.com/showthread.php?t=1448937
啊啊很抱歉我顯卡型號打錯了@@
我是HD5670,之前的iMac曾經用過以為會有原生驅動,結果裝了無法辨認…..
能再麻煩你一次嗎?感激不盡
我二年多前有用過 HD 5670 可以用呀!你要挑對framebuffer
HD5670的廠牌型號是?螢幕的接頭是?
如果有廠牌型號,我可以用它的bios配上你使用的顯示器接頭型式判斷適合你的framebuffer
太感謝你了!!!
我是Lantic的HD5670(DDR5 1G),螢幕HDMI跟VGA都可以用,目前是使用VGA連接。
(http://goods.ruten.com.tw/item/show?21305133652854)
拜託了><
HD 5670有兩種核心晶片 PID=68D8 及 PID=68B9
68D8 確定有支援
68B9 原生ati5000並未列出該型號,但可以試試植入 ID
您好:
植入ID是指加到kext檔案裡對吧?
我應該要去哪裡找Mavericks可以用的kext呢?之前下載過的幾個都無法用@@
ps 我的顯示卡從windows看是68B9的@@
AMD5000Controller.kext/Contents/Info.plist裡面的IOPCIMatch
你會看到它的支援名單,把你的型號加進去
我找不到你的vbios ,其他家都是用68D8的核心
http://www.techpowerup.com/vgabios/index.php?architecture=ATI&manufacturer=&model=HD+5670&interface=&memType=&memSize=
是系統>資源庫>Extensions>AMD5000Controller.kext/Contents/ 裡面的Info.plist嗎?我沒有看到Info.plist這個檔案耶
還是要自己下載AMD5000Controller.kext修改後再放到系統>資源庫>Extensions裡面?
找不到vbios意思是我這張顯示卡無法支援嗎@@?
點AMD5000Controller.kext,按滑鼠右鍵=>顯示套件內容=>點進 Contents就看得到了!
加完ID,再用 kext utility 這類工具安裝kext
Video BIOS<==顯卡的BIOS, 網路上找不到呀!
除非你把顯卡的BIOS抓出來,放到網路上……鍵結貼出來= .=
不好意思我還是有問題><
我有點開AMD5000Controller.kext的套件內容,但是Contents資料夾裡只有“MacOS"和“_CodeSignature”這兩個資料夾,沒有看到Info.plist
請問是我哪裡弄錯了
你那個kext有問題…..
到「安裝碟」的 S/L/E 裡,把 AMD5000那個kext,copy 一份到桌面改
我沒取過顯卡的BIOS,方便給我您的mail我取成功後寄給您嗎?
btw真的很謝謝您熱心的幫忙^^
我是在安裝碟的S/L/E裡面的AMD5000Controller.kext找不到Info.plist
難道我需要重新安裝了?
Sorry, 沒法給你mail
這是大陸版的(當然也有英文版的= .=)
http://bbs.pcbeta.com/viewthread-991835-1-1.html
你先研究看看吧!
找出和你顯卡接頭 txmt encd hotplugin senseID 最match的framebuffer來用
我要睡了,晚安…..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0B1o-SRZG9fOmVENJRUZkSDc3TW8/edit?usp=sharing
我上傳BIOS了,之後您有空再麻煩您幫我處理了!!
謝謝~~
0622JIA.SGK 800E/1000M 1GB
Subsystem Vendor ID: 1787
Subsystem ID: 2300
Object Header Structure Size: 413
Connector Object Table Offset: 52
Router Object Table Offset: 0
Encoder Object Table Offset: 12c
Display Path Table Offset: 12
Connector Object Id [19] which is [DISPLAY_PORT]
encoder obj id [0x21] which is [INTERNAL_UNIPHY2 (osx txmit 0x12 [duallink 0x2] enc 0x4)] linkb: false
Connector Object Id [12] which is [HDMI_TYPE_A]
encoder obj id [0x21] which is [INTERNAL_UNIPHY2 (osx txmit 0x22 [duallink 0x2] enc 0x5)] linkb: true
Connector Object Id [2] which is [DVI_I]
encoder obj id [0x20] which is [INTERNAL_UNIPHY1 (osx txmit 0x11 [duallink 0x1] enc 0x2)] linkb: false
Connector Object Id [2] which is [DVI_I]
encoder obj id [0x16] which is [INTERNAL_KLDSCP_DAC2] linkb: false
Connector Object Id [2] which is [DVI_I]
encoder obj id [0x1e] which is [INTERNAL_UNIPHY (osx txmit 0x10 [duallink 0x0] enc 0x0)] linkb: false
Connector Object Id [2] which is [DVI_I]
encoder obj id [0x15] which is [INTERNAL_KLDSCP_DAC1 (osx txmit 0x00 enc 0x10?)] linkb: false
Connector at index 0
Type [@offset 44338]: DisplayPort (10)
Encoder [@offset 44342]: INTERNAL_UNIPHY2 (0x21)
i2cid [@offset 44466]: 0x91, OSX senseid: 0x2
Connector at index 1
Type [@offset 44348]: HDMI-A (11)
Encoder [@offset 44352]: INTERNAL_UNIPHY2 (0x21)
i2cid [@offset 44493]: 0x90, OSX senseid: 0x1
Connector at index 2
Type [@offset 44358]: DVI-I (2)
Encoder [@offset 44362]: INTERNAL_UNIPHY1 (0x20)
i2cid [@offset 44530]: 0x93, OSX senseid: 0x4
Connector at index 3
Type [@offset 44368]: DVI-I (2)
Encoder [@offset 44372]: INTERNAL_KLDSCP_DAC2 (0x16)
i2cid [@offset 44530]: 0x93, OSX senseid: 0x4
Connector at index 4
Type [@offset 44378]: DVI-I (2)
Encoder [@offset 44382]: INTERNAL_UNIPHY (0x1e)
i2cid [@offset 44567]: 0x92, OSX senseid: 0x3
Connector at index 5
Type [@offset 44388]: DVI-I (2)
Encoder [@offset 44392]: INTERNAL_KLDSCP_DAC1 (0x15)
i2cid [@offset 44567]: 0x92, OSX senseid: 0x3
我找 ATI5000 的 framebuffer , 看來看去就 Vervet 最適合你!
原則上,你在 kext 加入 PID 後,參數 AtiConfig=Vervet 就 OK 了!
畢竟我上面有提到,hd 5670有兩款核心,你的剛好是……..
(我們選 framebuffer 只是告訴系統,這張顯卡的接頭是以什麼模式運作,
就像是迷宮的地圖,路線選對你就走得出去,螢幕就收得到正確訊號)
Personality: Vervet
ConnectorInfo count in decimal: 4
Disk offset in decimal 163312
displayport 00040000000400000071000012040402
dvi-dual-link 04000000140000000071000001120104
dvi-single-link 00020000140000000071000000000603
hdmi 00080000000200000071000022050501
在蘋果提供的 kext 能驅動顯卡的前提下
雖能驅動,但蘋果的提供的 framebuffer 未必
和你顯卡的接頭能完全相同,
比如說:有 A B C 三種framebuffer ,
其中 A 的 displayport 內容和你顯卡一模一樣,
但 A 裡面其它連接埠的內容和你顯卡不同,
此時你設 AtiConfig=A 顯卡能正確送出訊號的…..
就只有 displayport ,用 displayport 連接螢幕就能正確顯示。
選其它的連接埠就會出現問題。
如果 B 的內容裡,hdmi 和 dvi 和你顯卡相同,
而 displayport 不同
當你用 hdmi 或 dvi 連接螢幕時,就能正確顯示;
你用 displayport 連接螢幕,就會出現錯誤的顯示畫面或黑屏。
如果 C 的內容和顯卡的連接埠完全相同,
選 C 則顯卡各連接埠都可以正確使用。
當然你如果接觸的時間久了,熟悉了…..可以直接修改 kext,
讓 framebuffer 和 你的顯卡能完全相同。
我重新安裝後安裝碟的S/L/E裡面的AMD5000Controller.kext還是找不到Info.plist
我再多試幾次看看好了….
十分感謝你的幫助!!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file/d/0B12-4EVri605Y09mLXhaLUFtdU0/edit?usp=sharing
Info.plist 這個檔案在 kext 裡是一定會有的,你的kext裡竟然沒有?
我已上傳 OS X 10.9 的 AMD5000Controller.kext (已加0x68B91002),祝你成功!
謝謝!
我發現我很多kext裡面都沒有Info.plist,查了一下有些人也有這個問題,推測可能是製作安裝隨身碟時有問題@@
(我是用Unibeast做的)
不過既然沒什麼大問題就先這樣用了
Tonymacx86 似乎準備要轉改由 Clover來引導了 = .=
Clover是有點小複雜,之前自己花了二、三天的測試,才搞懂大部份設定……
SMBIOS的選擇上似乎比變色龍限制多,用Clover光碟開機時會自己植入一個機型來引導,如果順利進入系統……我們編輯 config.plist 時沿用該機型的SMBIOS即可。
如果一開始使用安裝檔安裝在EFI磁區後,你不知道怎麼設定…..就把光碟內
/EFI/CLOVER/ 內的檔案複製一份到硬碟的/EFI/CLOVER 內即可…..至少引導進系統是沒問題的 = .=
如果是沿用以前的DSDT.aml,則將它放在/CLOVER/ACPI/patched/內,並把config.plist 內 ACPI/DSDT 內的補丁全改成 NO
如果是想重新製作DSDT.aml,你可以在引導畫面時選下方的「Option」,進去選補丁(光碟本身是有預設補丁,我們可以自己選擇沿用、增加勾選或取消某補丁),選完就進入Mac系統,用 MaciASL 編輯 DSDT.aml (其實此時你的「原始」DSDT,已是被CLOVER打過補丁的了!「幾乎」沒什麼要修改的…..如果使用正常,就不用多此一舉!)
如果想要用 CLOVER 的 config.plist 直接 patch kexts(例如 Trim),第一次引導時參數要先加 NoCaches(因為之前已經安裝patched kexts了,所以我沒試過….)
這裡有很詳細的說明,有問題的人可以去查查
http://www.insanelymac.com/forum/topic/282787-clover-v2-instructions/#entry1853243
http://clover-wiki.zetam.org/Contents
版主回覆:(03/23/2014 02:56:17 AM)
感謝分享~
先前搞iMessage問題時,有弄過一次Clover,的確是複雜了些,
不過聽說還可以引導Recover HD/Apple RAID這類OS X特有的分割區,
並支援應用程式升級 OS X 的方式(我是沒試過啦~僅供參考)
感覺似乎頗強大,讓黑蘋果更像白蘋果的的引導方式。
DECover-APPLE 蘋果系列 iphone / ipad / Macbook 專業客製化貼膜電商,可以將您所提供的圖片或設計製作成獨一無二的貼膜產品,現在傳圖免費製版,喜歡再下單。
DE Cover – Professional Apple Device Cover Customizer
官網這邊請:http://shop.decover.u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