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0182.jpg

    ↑↑掌上型電玩主機:SONY PlayStation®Portable,簡稱 PSP。

    這台 PSP 是農曆年假期最後一天時,在法雅客以 5780 + 799(Ridge Racer,實感賽車)的價格買下的,至今玩了兩個月,到現在才有點心情跟時間,把它拿出來介紹一下…

    PlayStation®Portable 是 SONY 在可交換遊戲的掌上型電玩市場上推出的第一台機器,早在 2004 年 12 月 11 日就已經上市了﹙任天堂的掌上型電玩 NDS 於 12 月 2 日上市,硬是比 PSP 提早幾天,這情況也發生在第七世代主機 Wii 和 PS3 上﹚。台灣地區銷售的 PSP 機種也在 2005 年的 5 月 12 日推出,到現在也兩年多了,嚴格說並不是什麼新機器。不過直到 2007 年的下半年,也就是上市苦撐兩年多之後,PSP 主機經歷一次大改版(見最下面的比較表),價格與服務來到市場可以接受的水準,這台機器的熱門度才漸漸地炒起來,以電玩產品的特性來看,這機器很晚熟,算是滿特別的例子。

     

    IMG_0164.jpg
    ↑↑PSP 正面。

    這台主機主機雖說是掌上型電玩主機,但還不至於輕巧到可以塞在身上的口袋,原因是正面配置了一面大大的 4.3 英吋 16:9 TFT 全透式液晶螢幕,發色數 1677 萬,解析度480×272,以掌機來說這螢幕用得非常高檔。至於操控扭配置和一般 PS 把手類似,機體兩邊加了點人體工學的弧度設計。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是,它的一般遊戲媒體採用 SONY 自訂的光碟規格,名叫 Universal Media Disc,簡稱 UMD。

    IMG_0233.jpg
    ↑↑PSP 主機和 UMD。

    UMD 是 SONY 自家開發主導的一種光碟格式,實際看來是直徑才 6 公分的帶殼光碟,不過容量則相當的驚人,最大容量可儲存約 1.8GB 的資料,所以一般認為它的密度比 DVD 光碟還高。從『UMD』這樣的取名中可以窺見 SONY 的野心,讓 UMD 在未來成為通用的可攜式媒體載體,而 PSP 是實現計劃的第一步。這也意味著,PSP 也不只定位在可攜式的電玩主機,還是一台多媒體撥放器。但如今看來,價格越來越低、容量越來越高、體積越來越小、讀寫速度越來越快,又可重複讀寫的記憶卡媒體,讓 UMD 的未來之路並不好走。

    IMG_0181.jpg
    ↑↑從這方向小心翼翼的放進去…

    IMG_0176.jpg
    ↑↑放進去了…完美合體。

    除了支援 UMD 光碟之外,PSP 主機也支援記憶卡裝置,當然不用懷疑,只會支援自家的「Memory Stick Pro DUO」﹙簡稱 MS﹚。記憶卡在 PSP 上的功能,除了當遊戲的存檔,也可以放入圖檔,影片檔,音樂檔在 PSP 上面撥放,或是執行官方發表的遊戲試玩版,網路付費的遊戲等等。

    IMG_0205.jpg
    ↑↑PSP 主機的記憶卡擦槽位置。

    不過,MS 卡普遍都來得比一般的記憶卡還貴。以一張 8GB 的記憶卡來說,主流的 CF 跟 SD 都已經降到一千出頭了,但 8GB 的 MS 卡目前最少還要兩千四,效能與安全性也未必比主流規格好,這也是 SONY 產品最為人詬病的地方,非常喜歡搞「自訂規格」這一套,如 SONY 推出 PS3 所採用的高密度藍光光碟,也在日前奪下市場主流。畢竟取得主流規格的優勢之後,後續授權使用的權利金收入,是相當可觀的利潤,那是一筆天文數字。

    還好,因為市場的記憶卡規格戰已經打了許久,所以轉接卡的產品一直都在市面上存在著。有關 PSP 搭配 MS 的問題,我的解決方式是使用 microSD 轉 MS 的方式,8G microSD 加上轉接卡和運費、轉帳費用,也才不過一千八百多,比起正廠 SONY MS 8G 目前一張要兩千四還便宜一大截,且 miniSD 還可以繼續轉接使用在其他裝置上,就不用被MS規格綁死。不過使用轉接卡之後,資料的傳輸速度也會跟著降低許多。

    IMG_0209.jpg
    ↑↑microSD 卡與 microSD 轉 MS 轉接卡。

    IMG_0210.jpg
    ↑↑microSD 卡擦入轉接卡。

    從上述 PSP 的硬體配置與支援光碟、記憶卡的特性來看,PSP 除了不只是一台掌上型電玩,也支援了相當的多媒體撥放功能。除此之外,還支援無線網路,用來做線上更新下載,上網,甚至於遊戲的連線對戰,也能透過無線網路的支援來實現。

    PSP_SYSINFO.jpg
    ↑↑PSP 主機的硬體資訊。

    電玩遊戲

    PSP_RR02.jpg
    ↑↑賽車遊戲「Ridge Racer」實感賽車的遊戲開場動畫集。

    別小看 PSP 只是一台掌上型電玩,它的硬體有著直逼 PS2 的表現能力,CPU 有最高 333MHz 的執行頻率,而 3D 畫面效果一點也不含糊。搭配 4.3 吋 1677 萬色的螢幕,很難想像這麼華麗的遊戲畫面怎能塞到小小的一台機器裡,而且,它很省電,最長可以玩到 5 個小時,實在是很神奇。

    PSP_SRR.jpg
    ↑↑「Sega Rally」的遊戲畫面。由 3D 構成的越野跑道景觀。

    PSP_MO2G1.jpg
    PSP_MO2G2.jpg
    ↑↑「魔物獵人2G」的遊戲畫面。全 3D 物件構成的世界觀,畫面超棒!

    PSP_FF7.jpg
    ↑↑太空戰士VII – 核心任務

    PSP_TEKKEN.jpg
    ↑↑「鐵拳」的遊戲畫面。

    PSP_OUTRUN2.jpg
    ↑↑「OutRun 2」的畫面。

    這台 PSP 在硬體上還能實現支援 PlayStation 的遊戲。支援的方式是透過記憶卡來執行 PS 一代的遊戲檔。

    PSP_PS1.jpg
    ↑↑PlayStation 的遊戲「GranTourism 2」的自製遊戲載入前畫面。

    網路暨多媒體功能

    除了玩遊戲,PSP 的多媒體功能也是不惶多讓的。可撥放圖片,音樂,影音動畫,撥放跟操作介面的流暢度也不錯。

    PSP_MOV1.jpg
    ↑↑撥放影片的選單功能。

    PSP_MOV2.jpg
    ↑↑影片撥放中。

    PSP_MUSIC1.jpg
    ↑↑音樂撥放,支援中文顯示。

    PSP_PIC2.jpg
    ↑↑可將音樂撥放畫面當操作選單背景

    PSP_PIC1.jpg
    ↑↑圖片撥放。

    PSP_Web.jpg
    ↑↑上網瀏覽網頁,可正確顯示中文,圖片,和 Flash 檔案。

    PSP_SKYPE.jpg
    ↑↑還可以執行 SKYPE。只不過不能中文輸入,需要買語音套件來搭配使用。

    潘朵拉的秘密

    其實 PSP 會開始熱門的原因,除了降價與 2007 年下半 PSP 主機進行一次大改版,增加與改進了一些功能,當然了,不外乎是電玩主機最常見的改機程序。而這台 PSP 有著跟XBOX 主機相當雷同的命運,由於謎樣傳說中的「PSP SDK」(PSP 開發套件)不知怎麼回事的被流出,除了有關PSP主機的作業機制與工程執行模式也跟著遭到破解,陸陸續續有所謂非官方的自製程式在 PSP 上面執行。於是,一台小小的 PSP,竟然也能實現玩任天堂、超任、PCE、MD、大型電玩…不同平台遊戲的可能,還有一些非官方的應用程式也能在 PSP 上執行。。

    PSP_EMU.jpg
    PSP_EMU2.jpg
    ↑↑PSP 執行大型電玩基版 CPS2 遊戲「Super Street Fighter II」。

    改機的方式,PSP 是以置換韌體達到目的。置換的原理是透過 PSP SDK 被流出之後發現的後門機制,只要將電池序號改寫成特定內容即可啟動後門,躲過原韌體檢查的機制(但不透過韌體就不能完成開機程序,所以才需製換成非官方自製韌體)。至於如何改寫電池序號,並如何製換韌體,並不需要拆改 PSP 本體,只需透過軟體執行方式即可達成。

    所謂「軟體執行方式」,網路上的強者已將整個軟體改機的方式,整合出很完整的「潘朵拉程序」。透過潘朵拉程序,就能製造出「神奇記憶卡」與「潘朵拉電池」,在兩者的合力發功之後,原來的官方韌體就能被製換,完成改機。我的 PSP 就是不假他人之手,也不用將 PSP 大卸八塊,輕鬆就完成「潘朵拉」的開釋大典。

    經過「潘朵拉開釋」之後,PSP就能夠執行非官方的自製軟體,玩模擬器,網路電台,或是將手邊的 PlayStation 遊戲光碟自行製作成 PSP 執行檔丟到記憶卡內。當然了,UMD的遊戲也有網路可流傳的謎版映像檔,存到記憶卡上就能玩 UMD 的遊戲了。有關「潘朵拉程序」的其他資訊,請自行上網蒐蒐囉。 

    註:新舊 PSP 主機規格對照表

     

    PSP-台2001(中1000)

    PSP-2000

    體積對比 約為170×23×74 約169.4×18.6×71.4
    重量 約280g(含電池) 約189g(含電池)
    CPU PSP CPU(頻率1~333MHz) PSP CPU(頻率1~333MHz)
    内存 32MB 64MB
    屏幕 4.3英寸 16:9TFT 液晶
    分辨率:480×272
    最大發色数:1677 萬色
    4.3英寸 16:9TFT 液晶
    分辨率:480×272
    最大發色数:1677 萬色
    音頻 内置揚聲器 内置揚聲器
    支持標準 ●無線 LAN (IEEE 802.11b標準)(Wi-Fi)
    ●High Speed USB (USB2.0) (mini-B)
    ●記憶棒
    ●IrDA
    ●無線 LAN (IEEE 802.11b標准)(Wi-Fi)
    ●High Speed USB (USB2.0) (mini-B)
    ●記憶棒

     
    支持接口 ●主机電源接口
    ●外部電源接口
    ●耳机、麦克風接口
    ●USB 接口
    ●記憶棒接口
    ●本体電源入力端子
    ●外部電源供給端子
    ●影像、耳机、麦克风接口
    ●USB 接口
    ●記憶棒接口
    按鍵 ●方向鍵 模擬搖杆
    ●△、○、×、□、L、R
    ●START、SELECT、HOME
    ●POWER/HOLD
    ●顯示、聲音、音量+/-
    ●無線網路開關
    ●UMD碟倉開關
    ●方向鍵 模擬搖杆
    ●△、○、×、□、L、R
    ●START、SELECT、HOME
    ●POWER/HOLD
    ●顯示、聲音、音量+/-
    ●無線網路開關
    ●UMD碟倉開關
    電源 ●專用鋰電池
    ●外部 AC 電源
    ●專用鋰電池
    ●外部 AC 電源
    ●USB 充電
    内置光驅 專用 UMD 光驅 專用 UMD 光驅
    視頻解碼 ●MPEG-4 Simple Profile (AAC LC)
    ●H.264/MPEG-4 AVC Main Profile (AAC LC)
    ●AVI ※Motion JPEG (Linear PCM 或 μ-Lau)
    ●MPEG-4 Simple Profile (AAC LC)
    ●H.264/MPEG-4 AVC Main Profile (AAC LC)
    ●AVI ※Motion JPEG (Linear PCM 或 μ-Lau)
    音頻解碼 ●ATRAC3
    ●ATRAC3plus
    ●MP3
    ●MP3(MPEG-1/2 Audio Layer3)
    ●MP4(MPEG-4 AAC)
    ●WAVE(Linear PCM)
    ●WMA
    ●ATRAC3
    ●ATRAC3plus
    ●MP3
    ●MP3(MPEG-1/2 Audio Layer3)
    ●MP4(MPEG-4 AAC)
    ●WAVE(Linear PCM)
    ●WMA
    圖像支持 ●JPEG (DCF2.0/Exif2.21 標準)
    ●TIFF
    ●BMP
    ●GIF
    ●PNG
    ●JPEG (DCF2.0/Exif2.21 標準)
    ●TIFF
    ●BMP
    ●GIF
    ●PNG
    訪問控制 視聽年齡限制(根据游戲而定) 視聽年齡限制(根据游戲而定)
    無線通訊功能 最大連接数:16 最大連接数:16
    主機同捆附件 ●AC電源
    ●鋰電池(1800mAh)
    ●AC電源●鋰電池(1200mAh

    4 Comments

    1. 我也喜歡玩這些玩具,一開始興興,一兩個月後就放著了,最後就賣了XD
      版主回覆:(04/21/2008 11:02:21 PM)
      有的東西我也是這樣…
      純粹滿足敗家填補空虛的慾望罷了….

    2. 我們可以交換一下<br />
      我借你NDS 你借我PSP<br />
      <br />
      😛
      版主回覆:(04/22/2008 11:50:39 AM)
      好哇~看何時來連線對戰一下..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