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Jerry大大傳一篇文章「十大賣最爛的遊戲主機」給我,算了一下,上榜的主機中,我竟然擁有五台,果然是「爛機擁護者」啊!內容還提到32X這款,想當初我差那麼一點點就敗了,只為了玩它的「After Burner II – Complete」﹙衝破火網II – 完整版﹚。
再仔細看一下,那篇又翻譯自「GamePro.com」的文章,從外國人的觀點來看,許多內容在我們這裡是不適用的。比如說,DreamCast最著名的遊戲「莎木」,是遊戲界大製作人「鈴木裕」傾心瀝血的重要大作,可是在那篇完全沒提到,可能是莎木具有濃濃中國武術風,外國人就不太感興趣。
至於如果要選一台當「賣最爛」冠軍,我可以告訴各位,絕對不是那篇提到十台機器中的任何一台。
如果玩家們還有印象,在超任上市橫掃市場後的新主機空窗期,有一款台灣自己設計發表的主機「A-Can」﹙No:F-16﹚於1994年風光上市。這款主機除了用上兩顆耳熟能詳的16位元CPU,更使用了兩顆聯電﹙UMC,2303﹚的特製晶片﹙UM6618/UM6619,分別處理背景動畫與音效周邊﹚,標榜比超任更強大的硬體功能與擴充性﹙如搭配更先進的CD-ROM系統﹚,曾經在市場上曇花一現。我在1997年的時候,偶然機會下玩到它的棒球遊戲「超級中華職棒聯盟」,還是全中文化的遊戲介面和語音喔!
↑↑相當難得一見的「A-Can」遊戲主機本尊﹙點圖看圖片出處﹚
「A-Can」究竟有多失敗?記得昔日國內的模擬器資訊大站「Billyjr」,因為有感於當時所有的停產遊戲主機,幾乎都有對應成熟或開發中的模擬器程式,惟獨「A-Can」完全沒,於是在首頁提出「A-Can」的模擬器補完計劃,並徵求開發者或硬體相關資訊消息。徵到後來,主機、遊戲卡帶與ROM Dumpper都有了,但是那兩顆特殊晶片的DataSheet,卻只徵到一本輾轉留下來的「筆記本」,內容僅是開發工程師的隨筆註記而已,幾乎派不上用場。至於當初參與設計過A-Can主機設計的開發人員,就像人間蒸發一樣,已經不可考,想當然爾,「A-Can」的模擬器補完計劃,還沒進入實質程式開發就宣告中止了。
再爛的失傳主機,也都要有模擬器去對應,延續它存在的生命跟價值…這是模擬器發展的重要精神。「A-Can」這台國內自行開發設計的東西,連模擬器發展都胎死腹中,更別說想在市場上得到多大的關注了,恐怕連一萬台都有問題。要說十大賣不好爛機的榜首,恐怕非「A-Can」莫屬了…
這十台加上 A-Can 我都知道,都很可憐,前五名更是沒沒無聞,<br />
93-95 年那段期間一堆廠商進入這個市場,百家爭鳴,<br />
也因此創造了很多短命機種~呼,童年的回憶 @_@
這十台加上 A-Can 我都知道,都很可憐,尤其前五名更是沒沒無聞。<br />
93-95 年期間一堆廠商爭相進入電玩市場,百家爭鳴,也因此產生了許多<br />
短命機種。<br />
呼~童年的回憶啊~@_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