↑↑2006.09.19 台南市議會外衝突現場。有位挺扁群眾舉出「台灣國」旗幟,對警方保護下搭警備車離開的倒扁群眾「嗆聲」。

    上圖,看圖說故事:這是一場「台灣主權」vs「反貪腐」的對決?

    民國95年9月19日這天,台南市登上了全國的新聞版面。挺扁與倒扁的衝突,在此活生生上演。下班之後看到新聞Live轉播,趕緊抓出相機往現場衝。

    我在現場的感受是,整個氣勢上,是挺扁群眾佔上風。倒扁的群眾猶如過街老鼠,在警方重重保護下,搭上警備車狼狽離開。挺扁的群眾在一旁鳴笛叫好,猶如打贏聖戰般的歡呼。

    ↑↑警方的隔離線,右邊是搭載倒扁群眾離開的警備車。


    ↑↑滿滿的挺扁手勢


    ↑↑公權力上場了…

    這次只是記實,是新聞攝影眼的嚐試新題材,和我個人挺扁或倒扁立場無關。反貪腐是共同的信念,國家主權自主,也是追求的目標,舉世皆然,無庸置疑。但是絕大部分的人,都不希望見到對決的局面。或許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,究竟是怎麼一回事。

    去年我到馬來西亞玩了一趟。這個國家是國王君主的世襲制度,有六成多的馬來人,兩成多的華人,一成的印度人與其他人種,而且在社會、政治、經濟的各層面上,不同種族的表現互有消長。走在街上,只要看膚色、服裝,甚至於背影,從外表一眼就能看出,到底是馬來人、華人,還是印度人。

    可是馬來西亞這個國家,幾乎沒聽過有族群衝突,這點人家做得很成功。

    馬來西亞是怎麼辦到的?他們很驕傲的說,國家的教育做得很好。從小他們就在同一個教育環境下成長,互相學習並接受彼此的語言、歷史,與生活文化。有些觀念、文化,與宗教信仰上的差異,始終難以獲得彼此的接受與認同,但最重要的,他們學會尊重無法融合的差異。

    我們這裡,不像馬來西亞,光看外表,很難看出是本省人、外省人,還是客家人,不開口談政治,很難看出你是挺誰倒誰。

    外表的一致性,我們比起其他多膚色種族的國家,包括美國,更有機會團結在一起。可是一開口談到政治立場,很可能一言不合就幹起架來。

    我們的國家教育,這幾年來教了我們什麼?媒體教了我們什麼?政治人物又教了我們什麼?

    5 Comments

    1. 毛汗<br />
      沒想到憋兄還跑到第一現場去拍。<br />
      要小心啊<br />
      有的人居心叵測,紅了眼是什麼都不認的。<br />
      自從連主撥台都會被拆了以後,現在是拿著相機也有一定程度的風險。<br />
      <br />
      小心為上

    2. 臺灣從來就沒有過民主,<br />
      <br />
      一切都是民粹、煽動、撕裂族群搞的鬼。<br />
      <br />
      一切感謝檯面上所有的政治人物吧。<br />
      <br />

    發佈回覆給「juliushan」的留言 取消回覆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